南涧县“四群”教育工作“三措施”求实效
作者:张榆 发布时间:2012-05-22 16:16:18 点击率:15
南涧县在开展“四群”教育活动,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中,紧紧围绕“干部受教育、作风有改进、发展上水平、群众得实惠、社会更和谐”的目标,采取有效措施,推动“四群”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。
五级联动,层层落实,推动干部深入群众。结合实际,实行五级联动划分民情责任区,层层抓好落实,确保工作有人抓,责任有人担。一是县四班子主要领导挂乡包村联户。县四班子主要领导为所挂乡镇的第一民情责任人,每人分别挂2个乡镇、包2至3个村委会、在每个乡镇至少联系一户群众做好群众工作。二是县委常委包乡联村。每位县委常委为所挂乡镇的直接民情责任人,每人具体包一个乡镇,联系2至3个村委会,每年驻村蹲点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,直接联系所包乡镇的群众不少于5户。三是县处级领导挂村联组。全县处级领导为所挂村委会的第一民情责任人,每位处级领导挂2至3个村委会,联系2至3个村民小组,每年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,直接联系所包村民小组群众不少于5户。四是科级领导包村联户。科级领导为所包村的直接民情责任人,每位科级领导包至少1个村委会,联系村民小组不少于2个,每年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,直接联系群众不少于3个。五是干部职工结对联户。全县一般干部职工以独立或联合的方式,负责村民小组的民情责任,每名干部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7天(乡镇干部不少于60天)。通过五级划片包干,责任到人,形成抓领导、领导抓,一级抓一级,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,做到了全县乡镇、村、组、户都有人联系,实现了“两个全覆盖”,即全体干部职工都联系群众,所有群众都有干部职工联系,有效促进了“四群”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狠抓落实,稳步推进,确保群众取得实惠。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,做到干部深入村组联系群众,深入基层了解情况,深入一线解决问题。一是抓项目促工作落实。各级各部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,积极争取项目资金,以抓项目推动工作落实,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,办一批让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有实惠的实事好事。目前,在“四群”工作中共落实61个项目,涉及资金589.14万元。二是抓抗旱保民生促工作落实。在“干群手拉手抗旱先锋行动”中,实行“四包一公示”,即县级领导包乡镇,县级部门包挂钩行政村(社区),乡镇领导包自然村,干部包重点户,对干部包重点户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并张榜公示,要求把保障民生作为工作重点,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抗旱救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工作落实情况每月上报两次。目前,抗旱救灾中共协调项目57个,解决抗旱资金1550万元,组建抗旱先锋队86个,制定抗旱措施124条,打井110口,送水805立方;解决6.1万人饮水困难,3.4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。三是抓指导员管理促工作落实。关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思想动态、工作状态、生活情况,适时召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座谈会,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顾虑,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,协调新农村指导员派出单位支持指导员的工作,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管理,确保新农村指导员安心住在农村、热心帮助工作,真正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。目前,全县145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协调项目6个,累计争取资金233万元,其中,工作经费35万元,抗旱救灾资金119万元,其它项目资金79万元,办实事好事44件。
注重痕迹,强化督查,营造良好氛围。全县各级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对本部门“四群”工作的档案痕迹资料的管理,做到工作有记录、检查有档案。在日常工作中,县委“四群”办、县委党建督导办,采取明察暗访、抽查等形式,督查各级各部门“四群”工作开展情况,找出“四群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共同协调解决。特别是在大春粮烟生产及抗旱保春耕工作中,县纪委监察局、县委督查室、政府督查室组建工作组,对抗旱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督查,确保抗旱各项工作取得实效。各级各部门通过报纸、电视、简报、网络、宣传橱窗、宣传牌、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,加大对开展“四群”教育活动重要意义、工作中的新举措新经验、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宣传,在全县上下营造“四群”工作的浓厚氛围。